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校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校级课题 > 小学叙事类课文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 > 理论学习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原创  发布人:小王莉  发布时间:2019-06-20  浏览次数: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从文字中获取信息,作文的目的是把获取到得信息记录并传播,从而叙事言物、抒发感情。但长久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重于分析,重于理解,重于人文内涵的挖掘,却唯独缺少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这样教学造成的后果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低下,表现为说话和写作能力的低下——内容空洞,言不成文。

我们先了解一下阅读教学的三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教一篇课文,知道一个故事; 第二种水平:教一篇课文,明白一个道理;第三种水平:语言习得,形成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我们不妨回顾和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你的水平是哪一种?是否是第一二种水平的更多一些呢?我认为主要原因就是着力方向搞错了——重分析、重理解,轻积累、轻运用,忽视了语用训练。

要改变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困境,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阅读教学中切实落实语用训练。要有意识的进行训练。针对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困境,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强调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

实现读写结合,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何谓兴奋点?即文本中的描写动情处、词句优美处、生动有趣处、思维创新处。这些兴奋处可以成为读写训练点。简而言之,即:情动笔动——品美写美——妙趣横生——别出“新”裁。笔者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来谈谈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四个策略。

策略一:注重句式仿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个最好的载体,在语文课堂中结合教材的设计,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为孩子写话实践提供仿写借鉴的对象,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进而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仿写是写作的一个单项训练,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这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基础。例如:巴金的《鸟的天堂》有一段精彩的描写: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针对这个片段,教师可顺势设计句式仿写训练。

策略二:训练写作方法。

五年级下册“描写人物的方法”一组课文,老师在课文教学中,可以有意识地渗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描写人物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大体明确其内容和写作的方法,以便让学生尽快投入到练习中。这是对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点所采取的训练方法。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先把习作内容布置下去,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水平先试作。教师根据学生练笔完成情况,结合读写训练点,在阅读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语言文字,在切身的对比中感受作者语言的表现力。这样做既合理地使用了教材,又联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够科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一种任务驱动下的读写结合。例如:《慈母情深》对母亲的一段外貌描写: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你发现什么呢? 句式倒装、词语重复产生了特殊的表达效果。第一,缓慢的节奏感。第二,艰辛的形象感。第三,惊讶的情味感。

设计训练点 :请你用一个小片段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写一写父母之爱。

策略三:启发大胆想象。

在阅读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必然的。只有让孩子在阅读中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融入课文情感,习作中才可能会有可写之处,更有可看之处。巴金老人曾说:“我会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而是因为我更有感情。”阅读时孩子们融入了情感,在脑海里产生了作品中所描写的景象,产生了不同的阅读体会、感受。孩子把阅读的体会感受迁移到自己的作文中,产生了写作的情感,这样的作文才会别具匠心裁,独树一帜。课文中,有些句子后面留有空白,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填补,在后面续写,同时对学生的理解也是一个考察。如六年级上册《草虫的村落》一课;假如你是一只草虫,你会在草虫的村落有怎样的奇遇呢?展开想象续写故事等等。

策略四:设计生成训练。

训练点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发现;训练时机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捕捉;训练过程要凭借语言文字知识来调控。课堂上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出现了精彩的发言,这些都是训练的良好时机,也是宝贵的课程资源。设计生成训练训练方式非常灵活:可以是思想内容方面的,可以是情感教育方面的,也可以是写作方法方面的……对于学生而言是以写促读,以读促写,真正把预习落到实处;教师顺学而导,学生有感而发,这种策略更易使学生表达不同观点。比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灰雀》一课,可在最后设计一个环节:写。你想对列宁或小男孩说点什么,请你把他写下来?水到渠成。

归根结底:老师只有引领学生在阅读中领悟方法,破解语言表达的密码 ;学生在写作中才能迁移运用,实现语言表达的自动化。诚然,要找准每篇课文中读写训练点有较大的难度,但只要教师心中有“读写结合”的理念,定能够想出更多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高招,设计相应的练习形式,我们就能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减少“水分”,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的读写能力也定能在逐日的训练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