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市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市级课题 > 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习作课程开发的研究 > 理论学习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方法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汤皎丽  发布时间:2018-03-24  浏览次数:

小学 语文读写结合的方法

“读写结合”是作为语文教育者一个永恒的话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以读促写、以写引读。

以读促写就是要做到大量阅读,联系对照。大量阅读就是要多读,不仅要做到读的篇章多,而且要做到读的遍数多,甚至达到熟读成诵的结果。阅读出色作品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去学习理解内容,同时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情达意的方法。

通过大量阅读,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选材、组材,如何去确定中心,如何去谴词造句,从而给学生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写引读就是学生要在实践中勤写勤练,这样才能练出一定的写作能力,在写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自己阅读得还不够,此时教师推荐相关文章给学生,由此让写为读引路,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方法 

例如,在课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中,通过阅读《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让学生学习如何观察植物,学习作者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然后让学生选择身边一种或几种熟悉的植物去观察、记录,然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从外形到内在来描写这种植物,以读促写。

在训练学生写作“我的故乡”主题作文时,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如《故乡》、《故乡的云》等,让学生以写引读,在读中寻求写作方法和锻炼写作技巧。

2.挖掘课本教材,在阅读中思考、创作。

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经过专家委员会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利用教材,充分发掘课本教材内容。在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要在深入理解课文基础上,发掘课文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朗诵甚至背诵课文,让学生在深度阅读中学会思考和创作。

例如,在《狼和鹿》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和创作。让同学们思考生态平衡的问题,考虑生态平衡的原理和维护生态平衡的正确做法,并鼓励学生用新的例子来诠释生态平衡的问题,如以“鸟和虫”为题,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写作,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揭示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

这不但有效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还加深了文章内容的理解。

3.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积累写作素材。

大量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积累知识和素材,而写作也需要充足的阅读作为基础。不管是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读写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教师在读写教学中,虽然要充分重视课本教材,但也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中,要主动发现和搜集出色的课外文章,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使其在写作时做到信手拈来。

例如,在学习唐诗时,教师可以教材选择的唐诗为引,让学生阅读同一诗人其他的名作或者同时代的其他出色诗作,这样不仅能将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也为增加学生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重要作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4.强化读写结合,鼓励缩写、仿写、随笔写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读写结合的一个较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缩写、仿写和随笔写作。缩写就是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以自己的语言对文章内容进行浓缩,以简短的篇幅完整的表达出作者文章的主旨。

缩写一方面能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仿写就是让学生模仿范文的体例、结构、表达等,以相同或相近的题材进行写作。仿写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结构组织能力,例如,在《庐山的云雾》这课中描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时,描写角度从上而下,从山头到山腰再到山谷,通过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展现庐山云雾的形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修辞手法,学习作者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作的方法来进行仿写训练。

随笔写作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抛出一个话题或题材,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意进行写作练习。随笔练习能较好的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以《黄果树瀑布》一文为例,教师在课堂中让学生在认真学习课文后,即兴以自己家乡的美景为题作文,通过这样的随笔练习,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一种教学方法,也不能将读和写分离,要在读写结合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用最适合学生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2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方法一

1.从重点词语入手。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精心品味,这种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该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同时,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品句,也是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的词汇。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使学生“满腹经纶”,教师就应持之以恒地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推敲词句,从而培养造句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炮手》这一课时,紧紧抓住炮手的语言、神态变化来体会他内心的变化与激烈的斗争。

通过三组重点词语“苍白—煞白—惨白”的理解,把一个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为了国家的利益“舍小家,为大家”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的炮手形象突现出来了。

2.从句子对比入手。

在《炮手》这篇课文中,有两处句子描写,通过对比,感悟到炮手只有牺牲“小家”,保卫国家的奉献精神。

(1)裹着大衣的军官冻得在寒风中打颤,炮手的额头上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

(2)敌军驻地—红瓦白墙的农舍被击垮后,将军连声喝彩“干得好!”炮手的脸颊上却留下了悲伤地热泪。

炮手明明知道军官要求他轰掉的是自己的家,但是当时这间农舍是作为敌军驻地使用的,因而,他心里虽然难受,还要舍弃它,为了取得斗争的胜利,他必须亲手炸毁自己仅有的一点财产。这种爱国精神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3.从标点符号入手。

《最美的花束》一文中的“你”、“我”、“他”,分别指谁呢?字面上看是指白皮肤、黑皮肤、棕色皮肤等各种肤色的孩子,通过反复阅读,学生才明白了是指全世界的孩子们,进而理解到全世界的孩子们要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人,当然要建立在平等与尊重的基础之上才行。单元主题自然体现出来了。

4、从课文结构入手,由读到写。

《美丽的小兴安岭》(北师大版三下《走进森林》主题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一课,开头一自然段写道:“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接着,分四个自然段、按四个季节的顺序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最后一自然段写道:“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很明显,课文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构局谋篇的,非常典型。

教学设计时应按照课后思考题“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提示和要求,侧重思考如何在让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的同时,领悟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5、日常注重积累,写作时能用上好词句进行表达,为习作服务。

教学了《田忌赛马》等诸多课文之后,学生积累了许多好词语,在进行日常习作时,我就及时表扬某某同学,评语就这样写:“在这次习作中,表扬你用上了“垂头丧气”这样的好词语两个,使人物的神态描写更加生动,同时也使习作充满了生机。希望今后能在作文中用上更多的好词句进行表达,使习作更精彩。”

下一次,学生就有意识把日常积累的好词句也用来为表情达意服务了,同时习作水平自然就会提高了。

6、从写作方法上进行指导。

《翠鸟》一课中有这样几句话描写翠鸟捉鱼时的动作:“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几句话中,前一句正面描写(直接描写)翠鸟捉鱼动作的快、敏捷,后一句通过景物从侧面衬托翠鸟捉鱼的动作之快。

学生一般能通过句中的“蹬”、“叼”、“贴”等动作,体会到翠鸟捉鱼的动作之快,而容易忽视后一句的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的衬托作用和表达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要想方设法引领学生去感悟、内化,并逐步学会运用。

7、体会作者的语言,学习习作。

如《小镇的早晨》一课,作者用他那如椽的大笔,描绘了小镇的早晨的特点,字里行间透漏出对小镇的情感。在教学这课时,为了更好地深入体会作者语言上的特点,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这段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请你也调动起自己的各种感官,写一写你的家乡。

学生动笔写作,真实地写下自己的家乡。仔细看同学们的习作,不难发现,学生运用了许多比喻句来写家乡的特点,同时又加上了家乡人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可以说是一幅“特写”的家乡习作,在此基础上,如同作者一样,对家乡的想念和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需要指出的是,要想找准读写结合点,必须要深入解读文本,明确训练目的,从教材文本具有的特点出发来设计读写结合点。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已知的、未知的内容,不要纠缠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读写结合,更好地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更好地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特色,点拨学生所不懂的,使学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开朗的感觉。

在小学阶段,学习进行习作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扩写、缩写、续写、补写、改写、仿写、补白等。

1.扩写

我让学生进行扩写的内容往往是每册教科书中的古诗部分,在学完古诗后,学生已大体了解内容,但文中的景色、故事并不完整,这时就是学生展开想象,让手中的笔肆意飞扬的过程,还有一种扩写的途径就是教师把与本班同级的出色作文进行缩写,以作文要求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扩写,这样,范文既是原文,有时还会给你一个超出原文的惊喜呢!

2.缩写

其实在小学阶段,我认为小学阶段的缩写我们完全理解为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我们非常熟悉,这也是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一个硬性要求。平时,学生缩写一个句子都压缩不到句子的主干,对于缩写课文,就有一定的难度了,这就要求学生提炼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简练叙述。

3.续写

这一形式在我们的教科书中体现还是很明显的,从结尾入手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的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的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学习了《炮手》课文之后,学生明白了有国才有家,炮手作为一名军人,为了国家,舍弃“小家”。

那么,大家想象一下,战争结束后,炮手又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见到了被自己炸毁的家园和亲人,他又会怎么做和怎么说呢?学生学文之后,深受炮手精神的感染,相信炮手的行为深受相亲的理解,自己动手,和相亲们一起重建家园的场面就会被学生写得生动且生活场景仿佛近在眼前了,学生有内容写,有话说,因而续写《炮手》就水到渠成了。

4.补写

补写的对口内容就是文章简要叙述部分,为后文做铺垫部分,几句话带过的部分,即留给学生想象空间的空白部分。这样,学生就有了很好的练笔机会。以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的一篇文章《炮手》为例——在体会了炮手的矛盾、挣扎、痛苦之后,我紧接着问:数年过后炮手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又会发生什么?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这篇文章。

于是,孩子们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有的写道:炮手回到家,看见家中一片狼藉,杂草长到了一人多高。听村里人说,妻儿老小在战争中全部死了,他伤心欲绝……有的写道:炮手回到家乡,看见自家的房屋修缮一新。

这时从屋里走出了一位妇人和一位少年,正是他的妻子和孩子,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对标点符号处(省略号)进行的补白 

5.改写

在小学阶段改写的表现形式一般是对比句子的表达效果,但我在教学中也曾尝试从谋篇布局的角度让学生改写,比如,《礼物》一课学完之后,学生进行了改写,王向蕾等好多同学都写得非常好,写亲人送给自己字典、体重秤等有意义的礼物,使得学生真正达到了融会贯通。

6.仿写

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应该算是小学阶段最常用的方式了。首先从仿写句子开始,再就是仿写典型段落,到仿写好文章的写作结构、顺序或方法等,这些对于语文老师老说算是老生常谈了,我要说得是教参中、某些资料中没有的,而是老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学习情况,在钻研教材时设计的仿写内容,这样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最有效的。

语文读写结合的方法 

我称之为“对症下药”式仿写。比如,在低年级教学《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时,在理解了内容后,看看这部分对话在结构上、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就是用大自然的信号,作为大自然的语言。学生发现用气象方面的谚语就能很好地进行仿写,而且效果非常好。这样,学生的练笔作品也就生成了。

3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方法

一、阅读要到位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不到位,写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阅读教学中重视语言品味,更好地运用语言。

领悟语言在特定语境中是怎样被具体运用,品味领悟语言运用的精妙所在,有助于深化理解文本的内容、思想和情感。所以品味语言能将理解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融为一体,一箭双雕,实质是“工具”与“人文”共舞,“语文形式”与“语文内容”兼得。(语文形式两个层面:一是语言学层面,包括词汇、句式、句群、修辞等,因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居于既是基础又是核心的地位;二是文章学层面,包括表达方式、表面手法、篇章结构等)。

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

(二)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通过模仿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仿写”是指导学生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同时达到训练作文的目的,顺利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

指导学生仿写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一是通过仿写范句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功。二是通过仿写范段提高学生构段的能力.

(三)阅读教学中引导体会文本的表达方法,学以致用。

阅读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在表达方法(技巧)方面的特点、作用和效果,既有利于让学生逐步积累一些表达方面的知识,又能促进他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虽然主要要靠增加读写实践,但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在阅读课,适时巧妙地渗透作文常识教学,能够使学生的习作少走弯路。

根据新课标精神和新教材特征,从中年级开始应该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逐步领悟掌握的作文常识有:先总写后分写、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归纳等常见的构段方式;按时间顺序写、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按观察顺序写等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顺叙、倒叙、插斜等常用的叙事顺序;记事要从时间、地点、事件、经过、结果等方面交待清楚;表现人物品质要通过行动、语言、外貌、心理活动的描写;写景、状物应该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进行静态、动态描写;文章常见的开头、结尾、过渡和照应等。

同时还应结合阅读和习作实践,使学生感悟、掌握作文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如习作前如何搜集、整理材料;如何确定要表达的意思;如何选择材料、组织材料和拟定习作提纲;如何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等。

(四)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向课文借“生花妙笔”

一是启发学生向课文借“题目”,教会他们自主命题。二是启发学生向课文借“选材”,擦亮学生发现素材的眼睛。学生的生活五彩缤纷,平时也有不少的积累,可一习作时就感到“无米下锅”,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还缺乏发现素材的眼睛。

教材中很多课文的选材很有特点,引导得法对学生有启发作用。是启发学生向课文借“语言”,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一方面要引导他们通过品读感悟、摘记积累等方式进行内化,一方面又要及时地给学生创设活用语言的情境,让他们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语言驾驭能力。

(五)阅读教学中启发指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学以致用迁移实践活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习作资源是丰富多彩的,从内容看,写人、记事、绘景、状物、描写活动等不同类别的资源(素材)都有反映;从形式看,有文字素材(分词语、句子、段落和全文素材)、音像素材和实体素材。

因此,“读写沟通、从读学写”的方式,除前面假设的向课文借“生花妙笔”,通过模仿由读到写迁移外,还有很多的途径和方式值得研究。

二、练笔要有效

读与写的结合,要有机结合,切不可分割开来。读是写的基础,而写则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表达方法。这样,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有效地设计写的训练,不能为写而写。在阅读课上,写的训练有好多种,续写、补白、改写、扩写等,只要行之有效,好多形式都可以用。

4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方法三

一、借用教材,进行读写结合

读写结合的内涵就是要在“读中学写”“读后练写”。这说明读是写的基础,大量的阅读对于写作来说很重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写好文章来说很关键。因为写作的根在阅读。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去领悟好的写作方法,“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小学课本中所选的教材都是中华民族中最经典、最出色的、最值得朗诵的文章。教师如能从教材入手,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阅读,去领悟其中的真谛,让学生领略作者的思路,体验作者的情感,从而解决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等问题,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掌握到作者的思路,理解课文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和写作方法的,以及如何安排篇章结构的,让学生真正去体会作者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情感,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想。

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理解教材,掌握课文内容,并且还对作者如何布局,如何运用语言和写作方法来展开自己的情感。学生学会了写作方法,自然也会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去运用。

二、以单元为块,进行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的教材都是以单元为单位的,每个单元体验的主题是不同的。可能每一单元的课文在表达方式上会有所差异,在积累方面、读写方面对学生的要求会有不一样的地方,在对学生的读写训练的形式上会有差异。但是,一个单元中对学生的作文训练,其内容却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所以,教师在安排的每个单元的读写练习时,一定要有效地运用各个单元的这些训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想说就说,要说就给机会说,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凭借教材,以阅读为基础,把握课文的文路,理解内容,领会课文中那些写作方法。等到在单元训练中教师让写类似的文章时,他们就能很轻松地按照写作写出自己的习作。可见,以单元为块,训练学生的读写结合,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方式。

三、选准教材中的读写结合点

任何知识都不光只是在课堂上摄取的,虽然每个学期都会开展作文训练,进行几次单元的写作练习,但只有这个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挖掘每篇课文中蕴含的读写资源。

因为,课本中所选的课文都是经典中的经典,都蕴藏着丰富的读写资源,只要教师把握好时机,选准读写的结合点,经常性地去鼓励学生进行类似的练习,比如进行仿写、改写、续写、扩写、插补写等形式各异的且具有创新性质的练习,就一定能够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很好地培养和锻炼,进而达到在读写结合中创新教育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教学进行仿写练习时,要注意这种方法对于低年级、中年级的学生来时是适合的。所以教师在教低、中年级的学生练习写作时要注意细心地引导、耐心地帮助,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否则,学生在以后将出现怕写作文的现象。

四、拓宽阅读面,进行读写练习

尽管小学语文课文是经过精心挑选出来的,但毕竟篇数有限,学生从中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阅读面是狭窄的。这样就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和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好课本中的课文的阅读,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扩大其阅读量。

郭沫若先生主张“多读名著”,其原因是名著里的内容丰富、深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儿童作品可以称为是作文的典范,因为这些文章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很有创意。诗歌、寓言、漫画等这些作品里面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创新元素,对触发学生的灵性有很大的益处。每当学生阅读完,都会受到启迪,在构思上、语言上会有所感悟、有所熏陶。

五、鼓励学生日记

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有意识地去丰富自己的见闻、见识,感悟自己,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从而积累习作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要想写一手好文章,就应对周围的事物、周围的环境养成观察的习惯,去对生活中一草一木、景物、天气、人物进行观察,去感受生活百味,然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从而积累素材。

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读写相辅,整体推进,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的语文素养,提高整体的课堂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及提升学生的人生品味都有极大的益处。可见,学生只有经过大量地读写练习,多多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才能真正地掌握祖国的语言,让这种美妙的音符传递下去,让祖国的语言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