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市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市级课题 > 基于统编版教材单元语文要素的“读写融合”教学实践研究 > 计划总结

民间故事类课文提升想象 丰富情节表达的读写结合策略的教学研究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许小燕  发布时间:2022-06-27  浏览次数: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转眼一学年又近尾声。回顾本学年的课题研究工作,对本组在课题研究中指向“民间故事类课文提升想象丰富情节表达的读写结合策略的教学研究”专题研究进行如下总结。

一、研究背景

语文学习最终指向的都是言语思维的发展。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反之,学生思维激活了,语言也就发展了。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投入到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优化学生思维的品质,实现为“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而教。基于此,本学期,我们组立足学校“读写结合视野下的表达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的主题,从文本研究和学生需求双向考虑,以民间故事单元《猎人海力布》为例,进行“民间故事类课文提升想象丰富情节表达的读写结合策略的教学研究”。

二、教材分析

基于背景,我们对单元教材和学情进行了充分地解读与分析:

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双线组元”,教材解读需要从两个维度进行。从人文主题来分析:首先是单元共性。本单元选编了《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这两个世代相传的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是前人留给我们的智慧结晶。了解和学习民间故事,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故事情节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充满浪漫色彩,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盼与追求。其次是文本个性。《猎人海力布》讲了善良的猎人海力布为拯救乡亲,不惜牺牲自己变成大石头的故事,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充满想象力;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塑造了一个为百姓敢于牺牲自己的英雄形象——海力布。《牛郎织女》讲述了牛郎从小遭哥嫂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织女组成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可他们却被王母娘娘用一道天河相隔拆散,从此天各一方,只能在每年七夕相会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动人,语言通俗易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事中一些离奇的情节和丰富的想象,凸显了民间故事的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是古代劳动人民表现情感、愿望的重要手段。

再看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要素的落实将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次的“创造性复述”是在中年级“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能借助提示,详细复述课文某一个情节“简要复述”的基础上提出的进一步要求, 旨在让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课后题、语文园地中都有相关的练习,“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本方法。口语交际安排了“讲民间故事”的活动,旨在将学到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仍然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人们就口耳相传的,具有情节曲折、语言自然、想象离奇的特点,更是深受学生的喜爱。之前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板块中呈现的《猴子捞月亮》与二年级“快乐读书吧”中荐读的《神笔马良》,三年级的《漏》《枣核》等都是学生已经接触过的民间故事,也就是说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基于以上,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立足于:

(一).以课堂推进为主阵地,习得方法    

课堂是我们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的研磨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分析不足、明确目标。首先明晰创造性复述与复述的区别。创造性地复述不是简单机械地转换人称重复课文内容,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要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尊重故事原意,通过联想和想象,合理恰当地加入自己的主观理解,建构新旧信息之间的联系,对课文语言进行增删改补再加工,进一步充实内容,发展情节,更具体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让其更立体丰满。通过“创造性”地再加工,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语言内存与精神内核,激活学生的思维。把中国劳动人民在对大自然和人性的探索中所表露出来的最质朴本真又神奇浪漫的民间智慧以及向真向善向好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承下来。

在课堂和园地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对创造性复述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再细化,在梯度设计中,降低了难度:

1.转变角色复述故事

创造性复述是以原文为依据,展开想象发挥创造性的复述方法。它不是对原文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而是在充分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进一步充实内容,发展情节。更具体生动地刻画人物的形象。那么,怎样转变角色讲故事呢?

1)变换角度,体验角色。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某个角色进行创造性复述。

2改变叙事口吻,设定好人物关系,叙述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变换角色讲故事就要改变叙事的人称和说话的口吻,要符合人物设定。

3结合情境,体会人物内心活动。如果要以海力布的口吻来劝乡亲们搬家,可以根据课文中海力布“急忙、焦急、急得掉下了眼泪”等细节来表现海力布的内心活动。

2.大胆想象,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

1用不断追问的方式,补充具体事例,丰富细节

2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当时的情形,讲好故事的起伏。如,“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可以调动类似的生活经历,把情节的波折、事情的起伏表现出来。

3把描述变成对话。如,讲述牛郎织女初次见面的整个过程可以用对话展开,适当加入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的提示语,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4结合课文的插图或相关连环画或不同版本的故事,打开创编故事的思路,重点从创编的内容和细节上展开。想象要合理,讲述时动作、语气要符合人物身份和当时的场景。

3.变换情节顺序。可以先讲故事中最不可思议的地方,设置一些悬念吸引听众。如,先说有一块石头是一位猎人变的,再讲猎人海力布的故事。

4.抓关键词 ,列小标题

《牛郎织女》这个故事的后半部分篇幅较长,以织女活动为主线进行叙述我们可以先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找出表示事情发展先后或地点变化的词语,抓住文中“从此、再说天上、从此以后”“人间、天上”等词语来把握故事的发展;再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梳理故事的脉络: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织女被抓,天河相隔——初心不改,七夕相会;最后按照这三个小标题来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组内丁老师在集团研讨课上,就着重呈现了通过对已有知识结构的关联,品悟人物形象习得与运用前两个方法。丁老师这节课的目标定位、课堂设计与理念依据,以及针对重难点如何设置坡度,提供支架,降低“创造性复述”的难度。

(二).以课后习题为抓手,巩固运用      

    重难点的突破,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通过课堂相应环节的学习可以有效攻克,但是对于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说,仅靠课堂还不够。所以我们结合课后习题,以此为抓手,对课堂的习得进行深化巩固,让所学落地生根,扎实有效,通过对相应情节的想象补白,通过对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甚至周围环境、气氛的再创造,更好地复述故事。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学生传统民族文化的审美情趣,感受民间故事的无穷魅力。

(三).以专题研究为核心,开展活动     

“创造性复述”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内容,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实践性,突出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所以在进行核心专题研究的同时,我们有同步以及后续,通过丰富多元的学科活动,助力学生打通课内外的学习壁垒,一边学习语文教材中的文本资料,一边阅读、观看、倾听中外民间故事和影像资料,把所得通过个体或小队合作以人物卡片、手抄报、电子小报的方式进行汇报展示。结合课堂中习得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未知的探索、对美好的追求缩写感兴趣的民间故事或创编新的民间故事,对民间文化和精神进行进一步的传扬。通过对课内与课外、书本与生活、已有和未知、他人和自己进行有机融合,把课文中习得的口头与书面的多种表达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讲述和写作中,进行知识技能的内化,激活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创造是无止境的,课堂的呈现只是其中的一个点,我们研究在进行中。后续还有相应缩写故事、故事推荐会和创编故事等的推进策略研究成果陆续跟进、呈现,希望通过扎实深入的研究,让学生在“复述”的多元创造中激发出思维活力,让我们的师生和课堂都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张力!

五、不足与努力方向

1.理论学习比较欠缺,后期要对各类理论书籍进行深入研读,更好地指导、启发自己更有针对性、深入性地进行课题研究。

2.研究过程中对于不同研究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反思,对下一步研究方向做出调整,使研究不偏向;出现问题时,多与课题主持人、组长和其他组员进行必要的沟通,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拓宽自己的研究思路,使研究更深入。

3.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所得所思要勤于动笔,及时形成随笔、总结、论文,促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提升自己的课题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