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区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区级课题 > 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1-3年级课内练习的实践研究 > 方案管理 > 基础材料

结题鉴定书

来源:原创  发布人:朱燕  发布时间:2014-05-10  浏览次数:
附件7: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结题鉴定书
 
 
 
 
 
 
 
 
 
 
 
 
        区级课题            
 
        数学学科            
 
        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
              1-3年级课内练习的实践研究
 
  顾小亚  朱燕        
 
负责人所在单位  戚墅堰东方小学      
 
         20144         
       
___20135__________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年1月
 
 
 
一、课题组核心成员名单(限填10人,含课题组长)
姓 名
所在单位
职 称
研究专长
课题组分工
顾小亚
戚墅堰东方小学
小教一级
小学数学
制定课题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管理课题的具体实施,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且负责完成3年级的问卷调查、习题方案集以及课堂实施。
朱燕
戚墅堰东方小学
小教高级
小学数学
协助主持人完成工作并且负责完成2年级的问卷调查、习题方案集以及课堂实施。
姜群
戚墅堰东方小学
小教高级
小学数学
负责完成2年级的习题方案集以及课堂实施。
沈陈文
戚墅堰东方小学
小教高级
小学数学
负责完成1年级的问卷调查、习题方案集以及课堂实施。
陈海燕
戚墅堰东方小学
小教高级
小学数学
负责完成1年级的习题方案集和课堂实施。
阙萍
戚墅堰东方小学
小教高级
小学数学
负责完成3年级的习题方案集和课堂实施。
李素芬
戚墅堰东方小学
小教高级
小学数学
课堂实施以及撰写教学反思。
张佩玲
戚墅堰东方小学
小教高级
小学数学
课堂实施以及撰写教学反思。
周平
戚墅堰东方小学
小教高级
小学数学
收集资料,记录反思。
李晶君
戚墅堰东方小学
小教高级
小学数学
收集资料,记录反思。
二、成果简要说明(限2000字)
(一)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总结出在课内练习方面主要存在四方面的矛盾,同时也给我们很多的思考和启发。
(1)质量和数量的矛盾。作业的多和数学的“难”成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烦恼。但作业的多,并没为数学的“难”扫清障碍,反而成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又一障碍。思考:怎样让学生的练习“少而精”?
(2)笔头练习和口头练习的矛盾。笔头练习的情况,落到纸头上,教师能看到,但是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口头练习。思考;如何在口头练习中避免“有口无心”,“人云亦云”这样的状况,真正把口头练习的效果落到实处?
(3)“量多”与“时间少”的矛盾。课堂时间紧张,既要把该讲的知识点讲到位,又要让学生有巩固练习。而书本提供的练习量较多。思考:教师如何在短时间内来有效的处理练习?
(4)课本、教辅书练习层次不一的矛盾。老师们普遍觉得书本上练习对于知识层面要求比较浅,可是课后数学练习册、补充习题的层面又比较深,这样层次不一的情况,让孩子觉得课堂上学的容易,做的也容易,可是课后自主练习的时候却犯难。思考教师如何在众多的练习中选择层次丰富的习题为学生课后自主练习提供帮助?
附:调查结果量表
(二)课内练习设计的策略
在研究的过程中,继续基于日常的研究,课题组的老师总结出了一些比较好的使课内练习设计体现优化、个性及有效的策略。
策略一:了解学情,注重针对性。我们通过日常观察、练习调查等方法了解班级孩子的学情,对于所教学内容的学生掌握情况有所预见,使得练习的设计有针对性。例如在教学《九加几》之前出几道九加几的计算题让学生先尝试练习,从练习情况了解到学生的学情是:大部分孩子已经会计算,于是就把练习设计的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和规律的探究上。
策略二:抓住重点,注重突破性。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解读、教材内容所处地位的分析,以及同伴间相互教学经验的交流,明确教学的重、难点,使得练习的设计有突破性。例如《秒的认识》中,教学的重难点是帮助学生建立“1秒”概念。因此练习的设计就是围绕怎么让学生感知“1秒”来设计。
策略三:立足儿童,注重层次性。课内练习的习题编排要注意有一定的顺序,必须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并注意沟通题与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体现练习的层次性。一般来说,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练习都要经过模仿——熟练——创造这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的过程中,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练习要求,既要避免过多的单调的重复,又要减少大部分同学望而生畏的习题,影响练习的积极性。设计练习时要注意先单项后综合,先直观到抽象,先基本后变式,有坡度,有层次的进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有一定的练习数量和收获。例如:教学乘法交换率与结合律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去探索出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积,然后运用乘法交换率与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第一层次:针对全部同学,做基本练习。
①25×24  ②25×4×6   ③56×125   ④7×8×125
第二层次:要求学生从练习中的以启发,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25×36    ②125×16
第三层次:
①25×48   ②32×5×3 ③25×30×6 ④4×(4×75)
这几个层次的练习,综合了有关把一个数分解为两个数的积,再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各种情况。这些习题,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数学知识、自己寻求数学规律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策略四:分层归类,注重选择性。通过对所有与所教内容相关的练习的储备和解读,对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归类,使得我们练习的设计更加有选择性。例如三年级下册的《练习一》教学中,书本和数学练习册提供的练习比较多,而从练习的层面上看就是计算(估算、验算、在解决问题中的计算)和规律发现的两个层面。那么我们就根据这两个层面来选择练习,将多种形式但又是一个层面的题目集中归纳到一起来练习。
策略五:联系生活,注重应用性。将生活经验和数学运用相结合,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是有用的,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教师在设计练习的时候找到知识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连接点,创设情境。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练习:你能在方格纸上设计一个16平方米的花坛吗?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和生活经验不同,所以设计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可能设计成长方形、正方形、不规则图形。这样的练习,不仅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也能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课内练习实施的策略
在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老师总结出了在进行课内练习设计时,需要体现优化、个性及有效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如何把这些好的课内练习的设计实施到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去?围绕这个问题,我们课题组老师继续研究,总结出了课内练习在日常教学中实施的策略。
(1)对学生进行指导,指导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练习。
练习时,要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所要掌握的知识。在教学中尽量举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运用幻灯、实物、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综合。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能够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地探索出所学的知识,而不至于在深奥的数学迷宫中走迷失方向。例如:在讲解数学问题计算加料面积一题时,就要考虑学生对加料斗没有接触过这一事实,引导学生通过以下四个层次进行观察分析:①这个加料斗的四侧面是什么形状;②让学生观察这个加料斗上下两个面是空的,从而使学生初步感知,算加料斗的面积四侧面的面积;③让学生进一步观察侧面的四个梯形是否是大小形状完全相同;④将这个加料斗沿一梯形的一条腰拆开,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将抽象化为具体化,使难题迎刃而解。班上较差的学生都计算出来了。同时经过这题的解答给学生留下了较深刻的关于“空间”这一概念的初步印象,对今后学习体积做了铺垫。
(2)让学生有选择性地进行练习,对练习量、练习时间给出自己的意见。
在设计练习的时候,要合理安排练习的份量和练习时间。练习的数量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难易程度而定,要能保证基础知识得以巩固和基本技能得以形成,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特别要避免机械重复练习,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练习设计也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景,提高学习的兴趣。如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趣味的练习,一定能让学生乐此不疲,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从而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3)练习要有针对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加强分类指导。
在练习时,无论是习题的份量,难度的大小及练习时间的长短,我一般都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既要照顾大多数学生,又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例如,在设计课堂练习题时,我一般编排一组题或几组题的形式,按巩固型(基本题)→变式型→应用型→综合型,分层次进行训练。这样,练习的方式要新颖多变,激励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也做到学习好的学生能吃饱,学习较差的学生吃得了。
(4)把“有效讲评、提高效率”落实在课内练习实践中。
在练习指导的过程中,通过对班级各个层次孩子练习资源的捕捉,在孩子的错误中挑选共性问题来指导、聚焦共同错误来讲评。
在练习反馈的过程中,我们不一味追求结果的对错,通过对孩子解题过程的了解、分析,寻找病因。
在练习开展形式方面,采取笔头、口头相结合的形式,为避免口头练习“有口无心”的情况,交流时我们采取倾听、捕捉、提升的三个步骤展开。
(5)一节课带动一类课。
以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堂练习设计为出发点,分析寻找取得成功的原因。并且把这个课内练习的设计思想和实施方法运用到同一类课堂中。在实践中寻找课内练习设计和实施方面的共同之处。
①三年级的姜群老师执教的《认识周长》这节课,改变常规的教学,这节课中
教师将指、说、描这样的口头练习形式放到了周长这个概念揭示之前,使得练习为概念的形成服务,同时又之前的练习有了目的交代,这样的教学使得概念的产生水到渠成。于是和《周长》属于同样一类图形概念课二年级的《认识线段》、《认识角》、一年级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都用了这样的练习实施过程。
②一年级的阙萍老师执教《九加几》,改变了计算教学中按部就班根据书本
上一道一道计算的练习形式,对于书本的练习进行了再次设计。1、让学生自己整理写出所有九加几的算式,整理的过程其实就是个练习的过程。2、整理后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3发现了规律后,又让学生进行利用规律计算。这样巧用练习,层层递进,对练习的价值进行了开发和利用。同样一年级中20以内的进位、退位加减法教学中我们也采用了这样的练习设计。
    ?一年级的沈陈文老师执教珠心算《退位减复习课》,立足儿童立场,在“优化设计,提高兴趣”和“有效讲评、提高效率”这两个基础上,为大家呈现了一节区级研讨课。
 (6)注意对低、中段年级形成基于儿童立场的有效性强的习题集,将习题集按基础型练习、拓展型练习、实践型练习、研究型练习分类整理。  
(7)运用课堂测量法对课堂学习效果作出客观评价。
练习设计要与学生的反馈相结合。为此,我在课内的练习设计上,注意针对新课后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组织反馈练习,同时加强课堂巡视,搜集信息,及时“调节”。每次练习,都必须严格要求,练习结束前要求学生根据练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学生通过解题后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练习所涉及的解题技巧。
(三)师生方面产生的变化
1、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
在历时两年半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老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1)大家的研究意识增强了,每个人都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研究的过程中来。从课题成立到现在,积极开设研究课,分别有阙萍老师的《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2011年10月)、《九加几》(2011年12月)、认识钟表》(2011年12月)、《十几减九》(2012年2月)、《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2012年3月)、《统计》(2012年5月),陈海燕老师的《统计》(2012年5月)、《认识时分》(2011年12);姜群老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2011年6月)、《认识周长》(2011年10月),《平行》(2011年11)、张佩玲老师《周长的认识》(2011年10月)、《认识平均数》(2012年4月)、朱燕老师的《统计》(2012年5月)等等。通过开设研究课,课题组成员整理出了这三年中所有开设过研究课的教案。
    (2)课题组成员整理出了大量了错题集。教师的有效的教学行为也随之更进。一是通过研究,从各个环节,每个领域探索了练习设计的方法,总结提炼出了一系列的策略。二是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练习环节中的一些基本规律,这方便教师更好的指导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三是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练习高质高量,除了让学生在成绩上有所提升外,学生的学业负担真正得到了减轻,从而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健康发展。
(3)老师撰写出了相当数量的案例、感言、叙事、心得和论文等等。我们将这些反思进行了整理,形成了反思集。而老师所撰写的论文也在杂志上发表或者获奖。形成了我们课题组成员的获奖论文集。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本着认真、扎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开展研究与实验,摸索了一些好的做法,也提炼了一些好的经验和体会,为今后进一步实验和研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料和素材。老师在实践研究中已经产生了一些教学资源,例如:我们总结出“图形概念的练习”一般都可采用将指、描、分类等练习放在图形概念的得出之前,这样更加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而在一年级中20以内的进位、退位加减法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用——排一排算式、找一找规律,巧妙算一算,这样的练习设计更加符合孩子的学情。并且我们也有了1-3年级的错题集、部分的课内练习设计、课堂反思、课堂实录。
2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1)学生获得全面的个性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这一观点早已被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以往的教学中,注重的是步调一致,要求统一;学生千人一面,被动接受,失却了自我,流失了个性,教育的舞台上鲜见一张张活泼可爱的脸。而课堂练习个性化的研究,旨在“课堂作业”中体现‘个性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培养了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
(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练习个性化的研究,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发掘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满足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促使学生的知、能力、情感、意志、特长,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动态的持续发展。
(3)学会合作与交流。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练习个性化研究课题的研究,能使课堂成为一个创新性的学习社区,特别是当采用小组学习、小组讨论的形式之后,就更为直接地提供了一个群体互动的空间,使学生在其中学会相互配合、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学会了倾听和表达,在这个过程中发扬了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了交流和分享探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
(4)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学习成绩突出。从学生的发言情况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有所提高,从学生练习作业反馈情况看,学生的完成练习速度和练习质量有所提高。
 
 
三、鉴定组意见
 
 
 
 
 
 
 
 
 
 
 
 
 
 
 
 
 
 
 
 
 
 
 
 
 
 
         鉴定组组长(签字)
                    
 
 
四、鉴定组成员
鉴定组职务
姓 名
所在单位
签 名
 
 
 
 
 
 
 
 
 
 
 
 
 
 
 
 
 
 
 
 
 
 
 
 
 
 
 
 
五、组织鉴定单位意见
  
 
 
 
 
 
 
单位公章:
   
六、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意见
 
 
 
 
 
 
 
 
单位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