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区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区级课题 > 基于儿童立场的小学数学1-3年级课内练习的实践研究 > 特色专栏

丰富概念教学 激活学生思维

来源:原创  发布人:朱燕  发布时间:2013-10-29  浏览次数:
丰富概念教学    激活学生思维
 
学校:江苏省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执笔:  顾小亚
 
关键词:概念教学    激活   
    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过程。对于一个数学概念,学生要先认识其特殊、具体的形式,从具体、感性的认识逐步过渡到对概念的本质的认识。然后再运用概念解决问题,达到巩固和应用。数学概念是“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基础知识的起点;是逻辑推理的依据;是正确、合理、迅速运算的保证。学生正确、清晰、完整地掌握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如果学生对概念不明确,就无法听懂教师的讲解,无法学好新知识。自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学生概念清楚了,解答应用题的思路才能清楚;才能进行分析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是极为重要的。
一、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生成
小学数学教材中那些名词述语的释义,比较抽象,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操作”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活动,有效的操作活动能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例如在长方体的棱的特征的教学上,可以让学生用小棒自己动手搭建一个长方体框架,学生经历形象而生动的数学过程。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实现了数学的“再创造”,并从中感受到了数学的力量,促进了数学的学习。在搭建框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选择小棒使框架慢慢成形时,也逐渐发现了长方体12条棱之间的规律、关系和特征。在框架正式呈现时,学生自然就能有规律、不漏、不重复的数出12条棱,概括出这12条棱是每4条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这样的教学,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思考与探索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事思维活动,并表达自己的理解,而并不只是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既加深了学生对长方体12条棱内在的规律和特征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如何有效地将学生的操作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就要恰当把握“数学化”的时机,将操作与思维有机结合起来。
二、从错误中吸收,从吸收中内化
概念教学既要关注结果,更需要关注过程,更需要关注错误资源。“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教师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发现,从而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在过程中,有些是正确的、合理的因素,其中也包含着一些错误的或者说不合理的观点和想法。而来自于学生的真实的“错误”,其实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因为它能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形成数学知识的强烈对比,对“错误”的解释往往也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正确的观点。如在教学“认识平行”一课,让学生找找身边的实例时,有学生提到“跑道”,我就追问“是整个跑道吗?”学生意识到弯道与弯道虽是间距相等,但它们是曲线,而互为平行线的必须是“直线”。所以应该纠正为跑道的直道互为平行线。还有学生提到“铁轨”,我就适时讲解铁轨在爬坡下坡时,和以前的铁轨是在一高一底的两个平面里,既纠正了学生的一半的错误,又强化了“同一平面内”。
“错误”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资源,真正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就要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充分挖掘其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新资源的不断生成,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丰富教师的教育智慧,锤炼教学艺术,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三、从练习中反思,从反思中提高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发展再造性想象,比获取知识更重要。综合运用概念,不仅巩固概念,而且检验概念的理解情况,也是培养检查学生判断能力的一种良好的练习形式。正反两面巩固概念,强化正面概念,不要让单一的形式反复出现。适度地“放” ,培养学生独立审题与思辨的能力。及时了解学生练习的实际情况,引导他们回顾自己练习的过程,在回顾的基础上,要求他们初步分析自己思维过程中的得失,并总结经验,有针对性地补充习题,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知识与方法的迁移。要引导学生多思路、多层次、多结果地去思考问题,寻求多种正确答案,从已知导向未知,获得创造结果。使学生在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基础,吸收内化概念,使之变为自己的能力,真正的“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用心讲好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既是落实双基的前提,又是使学生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但这也仅仅是学习数学的一个起步,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形成概念之后,要善于为学生创造条件,使学生经常地运用概念,才能有更大的飞跃。只有学生会运用所掌握的概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只有这样,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才会有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