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区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区级课题 > 小学低段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 > 研究成果

低年级开展课外阅读之我见

来源:原创  发布人:蔡葵  发布时间:2012-06-05  浏览次数:
 

低年级开展课外阅读之我见

东方小学 蔡葵

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活水之源,大量的课外阅读,广泛的知识积累,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智力发展的背景,可以说,学生的阅读量与他的语文水平是成正比的,也与他其它学科的学习水平成正比。

一、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课外阅读从一年级就开始进行,这时候的孩子还不认识几个字,开展课外阅读的目的只是在于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对读书有浓厚的兴趣,让孩子喜欢上读书。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肯去吟诵“老学究”的“之乎者也”,我们也不应妄想他们会去玩弄“科学家”的天文数字。那么在书籍的选择上就要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适合他们口味的书:绘本、童话等。孩子才会对书感兴趣。且每周给一节课的时间让孩子在校自由上台阅读,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兴趣。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从一年级开始阅读,习惯的养成也就会从那时开始。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营造“读书”环境

人生活在社会,不可能单独存在。其实我们的学校、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根据人的“从众”心理,在学校利用一切可利用空间,开设读书廊、文化厅、阅览室,张挂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在教室里为每一个孩子开设小“书柜”,把自己喜欢的书、报刊装进书柜,保证“资源”充足并不断补充新“货源”,资源可独享,更提倡共享。给孩子创设读书的大环境,形成读书的好风气。另外,班级适当订些“少年报”、“语文报”等读物供学生选择阅读,布置“读书园地”“展示平台”,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篇章、段落或读书心得都在“读书园地里”、“展示平台上”展现,以便互相交流。“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氛围,能不受感染吗?

2、保证“读书”时间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低下,加上贪玩好动,除个别天生的读书迷外,大部分学生对读书的“需要”还老师的循循善导,适时地“加温”。虽说是课外的阅读,也要保证学生的读书时间。对课内的文章,主张长文短讲,短文精讲,节省更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甚至把课外阅读列入课程表,每周开设一节“自由阅读”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自由阅读,相互交流。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自由地畅游。

3、教给“读书”方法

数量固然重要,但只一味追求数量不求质量,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有的老师把课外阅读处理得像课堂教学一样,硬性规定学生一定读多少本书,读什么书,读完以后要么背诵名段佳句,要么写心得笔记,要么摘抄警言妙句,让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去读书,这样的读书有何乐可谈?只会扼杀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摧残阅读的个性,课外阅读还成了学生课外负担。在学生刚开始课外阅读时,“放任自由”是比较合适的办法,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卡通笑话,全凭学生喜欢,当学生逐渐觉得读书成为一种习惯和生命的需要时,老师再适当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刊并提出读书要求,先“放”后“收”,让学生有一个适应过渡期,有利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要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课外阅读的起步阶段,要求不能太高。一二年级能了解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出来就可以。

三、亲子阅读,打造书香家庭

在低年级孩子课外阅读活动过程中,家庭的参与十分重要。家长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孩子面前,已失去知识权威的优势,父母与孩子都处在同一起跑线,如果不继续学习,就无法承担教育者的角色,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共同提高。在家庭中家长可以与孩子共读一本书。通过“亲子共读”方式,营造一种热爱读书的家庭氛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减少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障碍。每个家庭成员都在家庭里互相教导,互相学习,书是很好的媒介,借着看书、读书,全家人可以彼此分享,共同讨论,经过这样的过程,自然地增加了彼此的了解和感情。学校可开设亲子共读课,指导家长如何进行“亲子共读”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