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区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区级课题 >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互动的策略研究 > 方案管理

开题论证书

来源:原创  发布人:倪军  发布时间:2011-06-06  浏览次数:

附件3:

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开题论证书

                             

小学语文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互动的策略研究》

                               

倪军

课 题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负责人所在单位                       

2010.12

                             

                        2014.5

拟 结 题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

2011年1月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评议专家、参与人员等)

本课题已经2010年11月15日在学校多媒体教室进行了集体开题论证活动,区教研室何运耿书记、教研员顾茂森老师、学校科研部杨峰权副校长、教科室主任朱秀芳主任对本课题进行了悉心指导,本课题组的主要成员以及其他课题组长参与了课题论证活动。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限5000字,可加页)                                                                              

课题名称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互动的策略研究》

一、概念界定

1.互动

是指师生双方在平等基础上进行的多形式、多渠道的双向交流与合作.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师生之间从“我教你学”到“我们一起学”。在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共同享受学习的快乐。

2.课堂互动

是指师生双方主体间的多向互动。互动的前提是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教师“蹲下身子”,尊重学生。将关注“教”转向关注“学”、“怎么学”、“学什么”,有权威性和强迫性.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气氛中自觉参与学习。

3.优化课堂互动

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采取有效的策略,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优化课堂互动正是在教学效果中体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引起学生身心素质变化并使之符合预定目的的特性。

二、研究目标

1.构建新的教学流程基本结构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互动场构建的教学流程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问题的设计——个人独立研究——小组研讨——集体交流—— 师生总结——质量控制 (检测与调整)——小组奖励。 

2.坚持三项原则

目标明确原则。

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把认知目标分解为 “知道 (记忆)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三级,其中 “运用”的内涵是极其丰富并有层次区别的:三级分类的认知目标,使学生感到自学及小组研讨有依据,努力有方向。

重视学法指导原则。

教师必须加强学法指导:①对学生自学要提出要求,告诉办法,让他们在自学中发现线索,提出问题:②在学生自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教学内容进行指导。

自主探讨、合作交流原则。

引导学生在 “自己独立研讨——生生交流探讨——得出答案 (一种或多种)——师生互评——享受表扬、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和自信心。 

3.构建适合我校小学生的新的教学模式 

这一课题研究可以探索出小学语文学科互动策略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操作性、技术性的方法,从而丰富了互动场构建的实证研究。此外,这一课题研究还可以转变我校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及学生学习的状态,坚定教师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信心和决心。

三、研究内容

具体研究内容:

1.探索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与教学规律。

2.建立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3.创设学生主动学习情境。

4.转变以知识传授为本位的教育教学观,树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人本主义教学观。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证明所要研究对象通过做卡片、写读书摘记、笔记等方式,有重点地采集文献中与课题相关的部分。

案例研究法  结合平时的课堂教学,以典型案例为素材,进行课堂互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前期研究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研究成果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指导以后的教学活动,提升教学效率

五、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自2010年12月至2014年5月,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4月)。课题论证,申请立项,制定实施方案;

收集材料相关资料。由课题组所有成员共同讨论决定,倪军、金花老师具体负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座谈会、调查问卷的形式搜集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然后课题组成员集体讨论确定课题的研究范围、目标、研究阶段等,具体以本研究方案、课题申报表的形式加以呈现。

实施阶段(2011年4月~2013年12月)分解课题,落实研究任务和内容;制定专题活动内容,并按计划实施,积累资料;以上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课例研讨、数据分析、案例反思等方法展开,由倪军、朱华锋、王建村撰写课堂实录、课例反思和阶段小结,等等。

汇编阶段性研究成果。

总结阶段(2014年1月~2014年5月)

全面总结研究成果,经验的积累。主要由金花、倪军、朱华锋等老师具体负责。本阶段,我们主要采用文献法、集体研讨、案例反思的方法进行,撰写有关研究论文(随笔)、课题结题申请以及报告,等等。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效率,整理实验档案,写出专题论文,接受专家对实验成果进行鉴定。

六、预设的研究成果撰写

1.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积极撰写研究案例、反思、阶段小结等等,尤其是课题的核心研究人员每人争取撰写1—2篇的研究论文,并争取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

2.开设日常研究课,拍摄成录像,供所有成员学习研讨,课题结题时争取上出1—2节的市级精品课,切实提高教师的单元把握能力和驾驭能力。

七、研究保障

1.人员保障。

本课题组共有成员6人。其中具有小学高级职称人员5名。对于课题研究最有利的是2人曾经主持过校、区级课题的研究,1人主持过市级课题的研究。其余3名人员都参与过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具备一定的研究经验。

2.政策保障。

我校是华东师范大学新基础教育研究的联系学校,并且正在创建新基础教育的基地学校。优化课堂互动是我校近几年的研究重点,也是提升教师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学校科研部提出了“研究贴着课堂走,研究贴着学生走”的具体要求。

3.经费保障。

根据学校的课题研究的有关规定,课题研究过程中的相关经费均由学校提供,学校将尽最大可能支持各级课题研究。此外,学校也出台了课题研究的相关激励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限800字)

   

1.该课题是基于学校日常研究而产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对于学生课堂效率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但是,该课题题目的表述上应更加清晰一点,“有效性”太宽泛了,改为“优化”可能更确切些。

2.研究总目标显得空泛,不够具体。建议研究思路、研究能力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改变策略进行明确。同时,案例、论文、随笔等内容的数量要有比较明确的概述,为以后的呈现成果积累材料。

3.对于课题研究方法的表述不够规范。建议课题组成员能够多阅读一些课题研究的专业书籍,认真学习课题研究的相关方法。

4.对于成果的最后呈现,不清楚。比如论文的呈现,有多少,是谁承担的,目标是获奖还是发表,级别是什么,都要写清楚些。

评议专家签名  何运耿   顾茂森    杨峰权                   

          

2010年  12月 

四、重要变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报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可加页)

1.课题名称的变更。鉴于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的特点,即以文体和表述为标准进行分类,因此,将定义为“优化”,更加突出课题的研究的特点以及研究任务。

2.课题研究目标的变更。鉴于专家组对于课题的目标的建议,我们将课题研究的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具体而言,我们把研究思路、研究能力以及教研组氛围的改变作为课题研究目标加以固化,同时,我们还将归类重组的标准、教学的策略以及具体呈现的案例加以明确化。

3.鉴于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过程中对于研究方法的表述不清晰,我们课题组加强了理论学习,尤其重点学习了课题研究方法,将课题申报表上的研究方法表述得更精确、合理。

4.将预期成果明确化。我们将预期的成果进一步明确,比如论文的篇数、承担人员以及获奖或发表的级别等。

                              

                            

                           

                             

                          

                                            课题主持人签名  倪军

2010年  12月  8

五、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科研管理部门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