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区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区级课题 > 基于校园环境培养小学生科学兴趣的实践研究 > 研究反思

《电磁铁》教学反思陈戈

来源:原创  发布人:冯凯  发布时间:2011-12-06  浏览次数:
以学生的探究为核心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电磁铁》一课的教学使我对科学探究这种学习方式以及实验教学方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本课中最重要的环节与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知道什么是电磁铁、电磁铁的性质 (优越性)、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相关应用等。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探究讨论与实验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中发现问题后,大胆猜测与想象,分组讨论并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观点,体验探究、合作的乐趣,培养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科学态度。
教学设计时,我紧紧围绕教材的重难点与科学探究这一主题展开,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计划——分组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为主线,具体如下: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实验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它要求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动起来因此我设计由flash动画引人,使学生对电磁铁产生好奇,想知道电磁铁的秘密,充分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帮助学生强化科学的认识方法。二、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分析,发现规律。通过教师演示制作电磁铁,让学生初步了解电磁铁的构造,同时也激发起学生参与制作、实验的愿望。通过实验前的温馨提示,对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强调学生充分利用观察与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我加以巡视和指导,减少实验中出现不必要的失误,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动手去实验、观察、探索,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实验的效果。实验后让学生汇报与交流评价实验结果,使他们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努力分析实验结果,找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与错误。从而使学生通过实验、汇报、交流评价等环节学会了制作电磁铁,同时也知道了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相关因素。三、反思电磁铁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升华。科学来源于生活,必将回归生活,只有将科学课与生活紧密结合才能体现出科学课的真正价值。通过电磁起重机与电磁吸盘的影音资料,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知道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深化其对电磁铁原理的认识与理解,同时引导学生探索电磁铁的其它用途,提高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的意识与能力。
《电磁铁》一课起初的教学设计中,分组实验时每个小组只打算准备一套实验器材,经过反复酝酿与推敲,我觉得四个学生共用一套器材,很难达到人人动手的目的,尤其在做对比实验时,必须把开始的实验设计拆除再进行第二个对比的实验,这样既不能清楚地感知对比的效果,又耽误实验时间,影响教学的进度.于是,我决定每个小组准备两套器材.教学结果显示,我的这一改变,果然使实验效果和教学进度大为改观。本课课件的制作也很花费了一番精力,由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根本无法了解电流、电量与电阻之间的关系,原课件中是用电阻来表明电流对磁性影响的,学生在观察课件时很难感受电流对磁性的影响,为了强调并表明电流对磁性的影响,我毅然把原课件中的电阻改成电池,一个装置使用一节电池,一个装置使用两节电池,使学生非常明确地感知到电流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
教学完本课,我觉得成功之处主要有:一、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在情景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灵活地使用教材、影音资料与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突出实验的教学特点与方法,注重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区别。二、教师努力扮演好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角色,处理好教、扶、放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学生搭设支架体验探究过程,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要探究的内容和预定的教学目标中。三、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自由、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地去实验、去探索、去分析、去交流、去总结,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意见,乐于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本课教学中,尤其让我欣慰的是,在分组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时,学生不仅发现了电流和线圈匝数这两个影响磁性强弱的因素,还出乎意料地提出了通电时间的长短铁芯是否生锈两个不在本课计划讨论范围内的因素。虽然这有些令我措手不及,但我为学生的创新和求异思维深为高兴,决定下节课继续探究相关问题。
虽然《电磁铁》一课教学效果良好,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的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了一些困难与不足:一、电磁铁这一装置是学生不太了解的,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认识电磁铁、了解其性质是很抽象、难度比较大的内容,因此教学中必须以制作简易电磁铁作为本课的切入点,减小认知难度。二、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中如何使教学变得生动灵活、张驰有度,教师的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还存在指导不到位、不够简练、不能一语中的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