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区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区级课题 > 基于校园环境培养小学生科学兴趣的实践研究 > 研究反思

《拧螺丝钉的学问》教学反思

来源:原创  发布人:冯凯  发布时间:2012-05-05  浏览次数:
选课背景:
    我校科学组前期进行的课型研究是 “对比实验”,现在正在开展“观察实验”课的研究。本学期,戚区教研室的研究重点是实验课型,教研室提出的要求是:实验课要渗透“做中学”与“新基础”的理念、要关注学生实验的常规、要做好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注重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即时评价、理清各年段实验课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要达到的程度。据此,我选择了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中的第四课《拧螺丝钉的学问》来呈现。
苏教版教材中本单元以“总-分-合”的思路来进行内容构建,第一课在总体上认识机械;第二——五课分别认识杠杆、斜面、轮轴、滑轮四种简单机械;第六课从力传递的角度理解简单机械的组合。
从内容安排上看,本课与研究杠杆、斜面一样,都是从解决现实问题入手,说明简单机械的名称,然后进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其作用,最后引申至生产生活,发现其广泛用途。基本教学过程为发现、探究、运用。
我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安排三个板块:第一部分安排 “用螺丝刀拧螺丝钉”,让学生在观察中体验,从而发现像螺丝刀这一类工具的工作特点,初步建立起“轮轴”概念。但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看,现在多数学生其实对诸如螺丝刀这一类的轮轴工具的使用是很陌生的,这种体验的缺乏,也导致学生建立轮轴这个概念的难度。教学中我打算用四年级学过的关于力的分析作为理解轮轴的切入点,让学生找到使用螺丝刀时力的作用点与方向,再借助侧面、正面的示意图和轮轴模型来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第二部分重在探究。探究分为两个层次:一是通过实验探究使用轮轴是否省力,二是利用杠杆原理来分析在怎样的情况下轮轴更省力。这两个层次中一是基础,二是提升。学生在四年级已经掌握了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且知道在横向、倒置测力计时应如何调零和读数;此外,科学组开展的“对比实验”、“观察实验”课型研究,是学生有序开展实验探究的保证。结合年段特征,本课要求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这是本课的难点。第三部分重在应用。轮轴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且有很多变形。这一部分主要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了解轮轴应用的广泛性,能辨别一些变形的轮轴,拓展学生对轮轴的认识。
 
目标达成及重建想法:
达成度较好的教学目标有:
1、“知道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能通过观察,发现轮轴的构造特征是——由一个轮固定在可转动的轴上。”通过螺丝钉这一典型工具及其使用过程,学生能较清晰的找到特征“一端粗、一端细,粗的一端能带动细的一端转动”,进而建立轮轴概念。另外,用四年级学过的关于力的分析作为理解轮轴的切入点,让学生找到使用螺丝刀时力的作用点与方向,再借助侧面、正面的示意图和轮轴模型来帮助学生体验和感悟,教学效果较好。
2、“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使用轮轴可以省力;能够运用杠杆原理来分析使用轮轴省力的原因。”本课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全过程,充分保证学生实验的时间,强调用实验数据来得出结论,大部分学生能得到正确的结果。而本单元第二课对杠杆原理的学习比较扎实,利于学生产生知识的迁移、运用。本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做了有针对性的、细致的指导。
达成的不太好的地方及重建想法:
1、分析螺丝刀受力情况时,教师画的图较小,部分学生难以看清。可以画大一些或做成PPT来展示。
2、轮轴的应用这一块,学生较难联系到生活实际,更多是由教师呈现。生活中的轮轴,很多是变形的,难以找到明显的轮、轴部分。可以让学生课余在校园在家中找一找、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