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区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区级课题 > 依托学校植物园开发实施园林植物课程的研究 > 过程反思

走出“活动”模式的怪圈

来源:原创  发布人:冯凯  发布时间:2017-05-19  浏览次数:

走出“活动”模式的怪圈

在术科组的统一安排下,科学组又进行导读,我对信条八(用创造学校新生活的理念开展日常教育活动,使师生成为学校生活的主动创造者。教育的意义不只是在未来,它就在当下创造生命成长的、丰富的各项学校活动中)有一些感悟和思考。

现在学校里的活动真多,有区域层面的、学校层面的、学科层面、年级层面的。尤其是年级层面的活动,这是学校管理机制的一大创举,基层的活力激发出来了,越是贴近老师孩子的活动,越有生命力。只有老师、孩子感觉有意义的活动才能真正换发出活动的价值来。否则,走马光观花似的活动最终也只能成为活动,价值不大!

用创造学校新生活的理念开展日常教育活动,使师生成为学校生活的主动创造者。“小小园艺师”是我校整个学科间资源整体策划的一个全校性的大项目,持续时间长,项目内容多,可以说做每做一年,都有新发现、新思考。想结合“整合融通,创造新生活”,就如何进一步做好该项目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对信条八的价值认同

我觉得是价值认同是开展活动的前提,价值可以是多元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学科间的育人价值——人的发展,这是前提。试想如果老师们、孩子们都不愿意进行这方面的实践,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老师疲于应付,学生疲于奔波。但是如果加活动和学生、老师的兴趣结合起来,孩子就会在“海绵”时间里挤出时间。这个项目不在于参与项目老师的多少,而在于老师们、孩子们是否有兴趣。反之,如果有兴趣的老师、同学作出成绩时,其他老师也会自愿加入其中。理想状态:老师们借此也能根据各自学科参与到活动中来,一枝多果。学生活动不要多,而在于精简、聚焦。只有聚焦,才有着力点,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科间的育人价值。否则再多的活动也只能是活动!

二、对活动实施的新思考

首先要有人力资源。以活动为载体,多学科整合进来,以共同的育人价值为导向。在此最关键的是人力资源,如何开发就是本项目的重点中的重点,同时也是突破点。学生的兴趣是多样的,关键是如何激发。可以以科学学科为重点突破学科,以培养班级有兴趣的学生为主。进行尝试,试点。积累经验

其次要有日常管理。以班级、小队等形式开展活动,科学老师、班主任老师要注意日常的管理,原四2班门口的青菜、原四7班班级里的植物、五年级教室里的多肉植物等,需要日常的管理跟进,否则难以成功。语文老师可以写观察日记、美术老师可以教美化箱子、科学老师教种植方法等。

、综合融通多元评价

系统整合评价,评价不能过多,要用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评价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这样孩子的兴趣点才能持久。可以是以学校层面的通盘思考:积分制,可以以用“具体活动”评价等开展。

多元评价,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最好的评价时机不是最后的总评,而是过程中的点滴评价、关注。各学科参与进来后,都要利用种植这个资源,整合到教学活动中去,语文的作文教学、数学的测量等、科学思维等,孩子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科间育人的价值不再是单纯的“1”,而是1+1>2

教育的意义不只是在未来,它就在当下创造生命成长的、丰富的各项学校活动中。弥合起学科间的边界,打通学科间的联系,真正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做到学科教育从有界到无界。

 

 

以上是我个人的简单、不成熟的看法和思考,如有不当、不适的地方,敬请批评指正。

 

                                                 冯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