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区级课题
当前位置:武进教育课题网站 > 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 > 课题列表 > 课题网站 > 区级课题 > 小学生校园新生活构建的实践研究 > 成果展示

班主任创新学生班级新生活策略之攻击性儿童的疏导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人:张玲  发布时间:2022-11-14  浏览次数:

班主任创新学生班级新生活策略之攻击性儿童的疏导

武进区遥观中心小学  杨军

摘要:班级中有一些有特殊行为的学生,他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认知上的偏差,在班级中成为具有攻击行为的小团体。他们的出现,暗示着在学生班级生活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阻碍与问题,需要我们老师进行处理与帮助。从他们的心理需求出发,巧施多元疗法——厌恶疗法、祖母疗法、重构疗法,帮助他们走出行动误区,在班级生活中获得新的生活归属感。

关键词:攻击行为   攻击性儿童   班级

 

一、班级中“攻击型儿童”的攻击现象

班级是学校组成的基本单位,班级中的每个儿童则是班级的组成部分。在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社会交际的不断开放,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校园生活出现了新局面,改变了单一的教学模式。在学生的班级生活方面有了新得突破,孩子的知识、眼见都大幅度的提高了,这是一种颠覆传统的创新,为我们的班级管理带来了新变化。但家长对孩子学科知识的重视,却忽视了孩子个性方面的发展,导致孩子个性倔强,具有一定攻击性。这种攻击性不仅仅是行为上的,有时还表现在言语上、表情上。现象一:当孩子受到批评时最容易冲动,产生言语上的攻击性。“老师,某某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被老师批评了,现在正在发脾气,骂老师呢!”这类孩子,不乏为学习能力比较强,自我感觉很好,认为自己该是班级里的佼佼者,是该被高高捧着的。的确,在家里,他们也是在家长的肯定与表扬中长大的,不接受一切的否定声音。所以,当在班级中,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不会承认,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谁说我不好,我就怼谁”。现象二:当受到同伴挑衅,会带来行为的上的攻击。“老师,某某同学又在打架了,您快去看看!”这样一种偏激的做法在享受过一次成功之后,就会逐渐演变成一种攻击的姿态,不论对方是朝夕相处的同学,还是受人尊敬的师长,只要对方的言行令自己不痛快,就认为自己被冒犯了,就会暴躁,不打不快。现象三:受家庭因素影响,缺乏关爱的孩子,往往会通过攻击行为来引起他人的注意。缺爱的孩子特别需要他人的关注,如何让自己“万众举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事闹大,反向操作,违规操作.......诸如此类的班级现象,不得不为这些孩子感到担忧。这样一类儿童,就是我们所说的“攻击型儿童”。

二、读懂“攻击型儿童”形成原因

“攻击行为”不是短时间内突然形成的,它是个体在受到外界危险时产生的一种自我防护行为,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扭曲。“攻击型儿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的出现也不是毫无征兆的。每个班级都会出现一些有特殊行为的学生,他们的出现,也暗示着在学生班级生活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阻碍与问题,需要我们老师进行处理与帮助。

(一)求助不得的表达困难

“攻击型儿童”实际上是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在出现问题时得不到正确的救助,就形成了一种偏激的本能反应,也就是用“拳头”说话,以暴制暴。这类行为在刚开始的时候是无意识的,是不自觉的,当一次“防护”让自己心里满足,就会逐渐形成倚靠,只要每次用这样的对抗方式防护就不会让自己“受伤”,无意识逐渐就成了有意识对抗,最后就发展成了“刺猬”体质。

1、家庭教育的负面性

    在家庭教育中,由于家长错误的示范与引导,孩子会沾染上不良的习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告诉我们环境对个体成长的重要性。具用负面性情绪的家长,在处理家庭关系、子女教育时,采取的方式也是打骂,让孩子在需要帮助的情况下就来了当头一棒。孩子在进入学校这个小团体,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顺,这时他们第一时间想要寻求帮助的对象一定是自己的家长。理性的家长一定会为孩子分析利弊,晓之以理,引导孩子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为善。暴躁的家长可能就是一顿指责,责备孩子的无能,遇事告状无用,应该要“打回去、怼回去”,这样的一套错误引导,不就是把孩子往错误的道路上赶吗?既伤了孩子寻求帮助的心,又进行了错误的心理暗示教育,形成了孩子偏激的相处之道。

2、忍无可忍的爆发期

    有这样一类孩子,温柔不争,内敛胆怯,就像那“软糯”的包子,这样的孩子很容易成为大家打趣的对象。在大家不经意的玩笑中,他们承担着很大的心理负担,因为不善言辞,求助无门,渐渐地也就激起了负面力量,“泥人尚有三分气”,更何况是有血有肉的人呢。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里爆发,这样的爆发期是长期受压的释放期,持续不长,但后劲很大,它会影响孩子的认知,改变孩子的个性,可能一次爆发之后,孩子就变了,可能更内向沉默,可能一改常态,变得咄咄逼人。不论哪一种变化,都给孩子埋下了危险的“攻击行为”。

(二)渴求不达的交际困难

有些攻击行为并不是真的想要发泄不满,而是一种交际困难的表现。班级中有些孩子,他们不知道如何融入班集体,不知道如何得到老师的肯定,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成为朋友,于是就通过激发矛盾的方式引起同学、老师的注意,成为了大家眼中的“攻击型儿童”。

1、交往信号的传达错误

人在社会团体中,有与人交际的需求,尤其是儿童在班级生活中,更需要能够交流的朋友同伴。现在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比较多,即便不是独生子女,也没有很多的交流经历,当一下子接触了四五十个同龄人的时候,他们一时间是激动的,还有一点无措,迫不及待地想要交到朋友,可又有点不知所措。于是,小打小闹的交往模式就开始了,一些体强的孩子可能就被标上了“喜欢动手”的大块头,时间一长,大家就把他们当成了爱打人的“攻击型儿童”。他们发出的“交友信号”成了“攻击信号”,这就是交往困难的表现。

2、肯定渴求的方法错误

班级生活,同学们除了想得到同伴的肯定,还想得到老师的赞扬。可他们知道,在老师面前他们都是争宠的孩子,那么多孩子,只有成绩特别好、特别能干的孩子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为了让自已成为老师眼中的“宠儿”,他们会想尽办法,努力学习赢得老师的青睐是一种方法,但不是每次都凑效。于是,有些孩子就会另辟蹊径,发现只要犯错,老师一定会关注。这样一种逆向思维,反而促成了目的。于是,有些孩子就开始了惹是生非的各种戏码,其中攻击时最快捷的方式,不管时攻击同伴,还是怂怼老师,都能受到老师的关注,这样一种认知与言行,导致了交际的偏差,造成了“攻击行为”的频发发生,也加剧了“攻击型儿童”的产生。

(三)从众不当的认知困难

儿童对于辨别是非的意识薄弱,能力不足,对于“攻击行为”的认知不到位,甚至对“武力”还有一定的崇尚与追求,把攻击作为彰显武力的表现。

1、文学浸润的伪技能

    每个男孩心里都有一个武侠梦,文学作品中不少武侠作品被搬上了电视屏幕,甚至有些动画片中也存在一些格斗场面,这些飞檐走壁的精彩画面,无不让孩子赞叹、羡慕,纷纷效仿其武功招式,还引以为傲的开始戏耍起来。更有甚者,还自带竖中指,言语挑衅“你来啊”等开打场面,激发矛盾。孩子的认知还不够成熟,善于模仿,从不计较后果如何,这样的一种环境下练就的就是“伪技能”,害人害己。不可忽视孩子的从众心理,一个孩子带来的技能,往往会影响一批人,有样学样。家长忙于工作,经常会忽视外界力量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文学熏陶是好的,可孩子不懂取舍,过多过早接受超年龄文学渲染,只会让孩子的认知出现偏差与错误。

2、哥们意识的伪认知

    “趣味相投”的人更容易成为朋友,成为哥们。为了不成为弱者,就要成为强者;为了不成为被欺负的一方,就要成为欺负人的一方。有些孩子本身不存在攻击行为,但为了能够在班级中站稳脚,站好队,他就会向强势的一方靠拢。如果班级中强势的一方是带有攻击性行为的,那为了迎合他们,原本不具备攻击行为的孩子也会主动攻击换来“不被欺负”,以这样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立场。“是哥们,就要一致对外”,在从众心理的作用下,孩子的认知正在被扭曲,在哥们意识的捆绑中逐渐被同化。

三、巧施“多元疗法”,疏导“攻击型儿童”心理问题

    儿童由于认知的偏差与缺失,对于“攻击性行为”的概念没有清新的辨识,对错的判断也不够理性与公正,所以这个阶段的攻击行为不是不能扭转,攻击型儿童也不是不能被感化转变,只要我们方法适当,干预及时,可以拯救这群需要班主的群体,帮助他们回归班集体,感受人文关怀,适应班级生活。

(一)“厌恶疗法”,建立负面体验

“厌恶疗法”又称对抗性发射疗法,是采用条件反射的方法,把需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不愉快的或者惩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反射,来矫正和消除某些不良行为的方法。这一心理疗法非常适合“攻击性儿童”的疏导与矫正。

1、具象图,正认知

    儿童由于认知水平的不足,对于攻击行为造成的后果没有考量,只凭“一股脑”的冲动出击。对此我们可以通过看后果图,让学生知道不当的言行对同伴造成的具体后果,比如造成的一些手臂伤口、医院诊治的缝合过程、手脚骨折行动不便的画面等,让学生通过这些具象图,感同身受,唤起学生对伤者的怜悯之心,从而对自己的冲动行为产生愧疚之意。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们的厌恶情绪被触发,一致认同诸如此类的打人行为是多么可恶,而具有攻击行为的孩子也会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明白攻击这一行为的不正确,从而端正自己的言行。

2、照镜子,认自我

    人在情绪激动、言行异常时,肢体表情都是不美观的,如果能够让这些孩子在做出攻击行为时看到自己狰狞的表情,是否也能触动他们的感官与认知呢。所以,不妨用照镜子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不美观,从而矫正与消除这一恶习。当然,照镜子还是要顾及到孩子的自尊,不能广而告之,可以私下让孩子看一看,不经意间拍到的他们攻击时的画面,让自己看看画面里的自己是怎样一种表情,自己评价一下“帅不帅”“美不美”。等到下次再想攻击他们时,晃一晃手机镜面,形成反射心理,让孩子自己意识到“动手不帅”“动手不美”,认自我有了深一步的克制与转化。

(二)“祖母疗法”,促发低频活动

“祖母疗法”又称普雷马克效应疗法,,是由普雷马克最早提出,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这种方法常用于祖母对付孙子,所以又被称为祖母疗法。

1、祖母约,兴趣起

    祖母常常会这样和孙子约定:“先吃了你的蔬菜,就可以吃甜点。”说得更明确一点就是,先让孩子做一些不太喜欢的事情,然后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了改变孩子喜欢动手动脚的不良行为,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约定,让孩子发展其他兴趣。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能够从其他方面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利用这个闪光点作为约定的出发点,达成“祖母”与“孙子”的誓约,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与宽容,同时这样的一种约定也是对自己攻击行为的约束。“如果你能一个星期不打架,就可以把你画的画贴到班级展示栏。”这个约定就可以知道孩子的闪光点就是画的好,约束了他的攻击行为,强化了他画画的兴趣,通过班级老师与同伴的肯定,让他发现自己也能收获成功与赞许。在这样的触动下,他会努力克制自己的行为,遵守“祖母约定”,同时投入精力在画画上面,一举两得。

2、高频辅,低频就

    祖母疗法是强调的是高低频率的相辅相成,为了让“攻击”这样高频事件降低活动效率,就得从孩子的低频活动中找到抵消力量。这种抵消力量要注意力度,一开始不能太强势,要层层递进,让孩子由一开始的习惯,到之后的接受,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就像上面提到的画画这一抵消力量,对于具有攻击行为的孩子来说,这就是孩子的低频活动,在祖母疗法开始初期,我们可以先让孩子把画画这一行为形成习惯,然后再逐渐加强力度,降低高频活动的发生。当孩子能坚持一周没有攻击行为,就说明祖母约定的第一步成功了,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加强程度:“如果你能半个月不打架,就让你来出一期黑板报。”“如果你能一个月没有攻击行为,就可以参与教室文化墙的布置”......不断抛出橄榄枝,让学生的攻击行为逐渐被低频活动取代,何乐不为?

(三)“重构疗法”,聚力团队归属

“重构疗法”又可以成为认知重建法,是指由行为为治疗概念中发展起来的一组治疗方法。目标是通过改变认知、思想和意象活动,达到矫正不合理行为。

1、家校合,建体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孩子的问题或多或少也折射出了一个家庭的问题。当孩子有攻击行为的苗头出现时,一定要第一时间联系家长,与之交谈,找出问题产生的契机。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家长的错误的言行、喜好都会影响孩子,孩子模仿家长行事,模仿电视人物,都会造成孩子错误的行为与认知。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要注意示范与监督作用:首先就要摆正位置,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也同样重要;其次要注意交流方式,不可一味用武力否定孩子的能力与想法;最后要耐心坚持,用耐心与爱心给与孩子心理上的安抚。当然,作为教师,也要与家长统一战线,一起为孩子建立正确的教育共同体。

2、同参与,达共识

有攻击行为的孩子在一起,他们的攻击性会越来越多,也会越累越严重。要改变这一局面,这就需要借助班级同伴的力量,把他们拆开,重组,利用集体的感染力,帮助他们向善、向上。良好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不良习惯,把班级里行为习惯较好的孩子,安排在这些攻击型孩子的周边,形成花瓣式全包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可以在组团前,与助人的4位同学达成共识,嘱咐他们主动与之交往、游戏,带领他改正不良言行,共同进步,寻得班级归属感。攻击性儿童其实内心是孤寂的,他们就像是被班级其他人排挤在外的个体,没有归属感,通过攻击犯错,让同伴师长注意。如果我们能主动拉他们进圈,他们会内心欢喜,由于缺乏与人友好相处的经验,他们内心又是忐忑的。可这样一类人也是非常有义气,你对他好一分,他会十分回报,所以对于他们,我们只要做到宽容接受,摘掉有色眼镜,发扬正能量,用夸奖赞美的方式帮助他们控制攻击行为,在新的团队中感受快乐与肯定。

每一种攻击行为都指向成长中的不同问题,都隐含着不同的成长需求,如果我们能从中读懂他们的问题需求,运用相应的心理疗法,做出正确的回应,救助这些步入迷潭的心灵,就能避免他们行为恶化,被班级同伴排挤在外。通过对攻击性儿童的疏导与救助,可以让我们的班级生活环境更加健康,让班级凝聚力更强。

 

 

参考文献:

[1]袁文娟.小学班队活动创新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2]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